“強監(jiān)管”是中國樓市當下的主基調,始于去年9月的房地產調控,所以,建筑涂料企業(yè)的擔憂從那時也就開始了,不過當時樓市還處于緩沖期,并未對建筑涂料市場造成劇烈的影響。如今經過幾輪加碼,已進入“限購、限貸、限價、限售、限商”的五限時代,樓市漸漸降溫顯著。在其影響下,建筑涂料產量雖仍在增長,但增長幅度及速度明顯下降,而且現在市場不容樂觀,建筑涂料銷售額的增幅遠遠滯后于產量增幅,貌似有供過于求的趨勢。
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也是加劇建筑涂料市場憂慮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在2016年10月就已經開始爆發(fā),在今年2月份達到峰值。據一些涂料人士分析,一半以上的原材料在峰值時的增幅超過80%以上,不少原材料提價幅度超過100%。例如丁二烯,2016年初每噸價格5000元,在今年2月份的峰值價值達到15000元,漲幅超過200%,丙烯酸漲幅超過100%,鈦白粉漲幅接近80%。
價格背離市場需求是這輪漲價的特征,建筑涂料需求遠跟不上原材料提價幅度,涂料企業(yè)很難將原料提價的成本向下游轉移,建筑涂料產品提價基本上是行不通的,消費者并不會為此買單。提價動力還不足,所以可以看到現在的工程和零售市場,建筑涂料的價格大多沒有漲動或漲幅不足,說明大多涂料企業(yè)并沒有足夠的能力通過提價銷售來抵抗原材料上漲的壓力。
新產品質量及技術創(chuàng)新的匱乏同樣是建筑涂料憂慮的來源。在這之前,利用新產品來提高售價對企業(yè)來說不失為很好的策略,但隨著新產品越來越多,同質化越來越嚴重,已經無法跟上消費者不斷上升的需求。
技術創(chuàng)新對建筑涂料來說依舊是一大難題,企業(yè)普遍在科技創(chuàng)新上動力不足。有數據顯示,我國涂料行業(yè)每年投入研發(fā)的經費連銷售總額的1%都不到,根本無法與發(fā)達國家的5%相比。而且,目前我國的涂料行業(yè)大多是“引進多于原創(chuàng)”,即使是創(chuàng)新,也僅僅只是模仿性創(chuàng)新,生產出類似的產品也只能是在國內中低端市場銷售,出國門則更是談不上。雖然我國已經是世界涂料第一生產大國,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、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創(chuàng)新型涂料產品在國內涂料企業(yè)中甚是罕見。
建筑涂料發(fā)展過于緩慢,除了產量之外,似乎一切都走的太慢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許多涂裝方式都實現了去人工化,如汽車OEM漆涂裝,而建筑涂料施工相對滯后,絕大多數情況下仍需要油工的參與。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,新一輩油工越來越少,老一輩大多已經退出,這就造成建筑涂料市場油工不足的憂慮。
建筑涂料除了要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外,還要適應接踵而來的一系列政策法規(guī)。幾輪環(huán)保督查下來,一大批企業(yè)關停,涂料行業(yè)人心惶惶,一方面擔心自己隨時會成為下一個,另一方面又要做出相應的調整,亦或轉型,自然也就無暇顧及其它了。
在如今樓市緊縮政策持續(xù)發(fā)酵及的各種憂慮加劇之下,建筑涂料企業(yè)又該如何應對?
來源:中華建材網